你好,请问有书出售吗?
您好,没有书呢
亲爱的朋友,您好,我是陈婷,从这星期开始,我们为您播出取名为《朝圣之途》的新节目。
《朝圣之途》这新节目,主要的内容是跟您报导两千年来天主教的历史。
一部教会历史,可以说是整个天主子民,包括历届教宗,各地的主教,神父,修士、修女,以及全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信友,两千年来信仰生活的记史。
教会历史和其他的历史一样,也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,也就是说,有它光荣的一面,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。
历代圣贤们,绵延善地不断所创造的辉煌灿烂,令人感动的信仰生活的典范,成了后世信有效法的榜样。而历代教会的典章制度,为今天的教会奠定了巩固的基础。
但是也有它人性的黑暗面,因为教会是由人组成的,是由人来管理着,因此也有许许多多人性的弱点,令人难堪、叹息、恶惋,令人羞愧的恶行劣迹。
因此,一部教会历史,教导我们从信仰的角度来审慎地观察。我们必会发现,并且肯定地说,是天主在亲自领导它的百姓,走上归依和净化的朝圣旅途。
这是和其它的历史绝对不同的地方。因为天主教的历史,是一部天主拯救它百姓的救恩史。随着世界人类历史的演变,新友们在历史的过程中,教会自称为履图中的教会,跟随基督的脚印,效法古胜先贤的方表。也从过去的成败得失中,吸取教训,竟而能够见往之来,呈先启后,使爱与悔改,补赎 的生活更落实。让天主的名受光荣,以旅途中天主子民的身份,一心向往那光荣圆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。
这是我们制作《朝圣之图》这个节目的心愿。在这集的内容上,我们把教会的历史,也和世界历史一样,先做一个时代上的划分。因为世界各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,不但改变了教会的生活形态,也自然形成了教会历史的分歧。
我们粗略的将它分成四个时期,第一期我们称它为古代教会,大约是从第一世纪到第五世纪初。这时期,概括了教会的初期,以及在罗马帝国内的成长。罗马皇帝一再企图消灭教会,但是最后反倒是整个帝国归依了教会,宣布天主教是罗马帝国的国教。
第二个时期称为中世纪教会,从第五世纪中期到第十五世纪。由于公元五六世纪的时候,日耳曼民族的入侵,最后导致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,走上了瓦解灭亡的命运。教会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向蛮族施行教化的工作,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。这个时期的教会我们称它为中世纪教会。
第三个时期称之为近代教会,大约是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中期,大概从十五世纪开始,西方民族在思想上起了极大的变化。近代的民族国家不断地形成,从各方面争取独立自由。
教宗的权力在教会内虽然仍旧很大,但是一向联系很密切的宗教和政治却逐渐地分离。
欧洲信仰的统一也因着誓反教的产生而破坏。誓反教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耶稣教或基督教。
而另一方面,随着新大陆的发现,传教的工作获得了新的原地。教会就像亚洲、美洲、非洲、澳洲展开了传教的工作。
第四个时期称为现代教会,它可以说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直到目前为止。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,人类的资本主义、共产主义的消涨,在思想和生活上都起了极大的变化,造成了对教会的冲击。东方、西方及后期的第三世界,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方面也都起了大变化。
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和教会都面临危机和挑战。梵二大公会议的各种文献引导教会走向现代化的改革之途。而且,这项多元性的改革运动还正在继续的推展着。天主教的发祥地不在罗马,而是在犹太人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。当时的巴勒斯坦,早在公元前一百年,这是我们西汉五地天汉元年,已经成为罗马帝国的囊中物。
犹太民族自古所居住的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的东岸,小亚细亚的南面。它西陵地中海,东面是约旦河流域,北面是黎巴嫩山,南面的沙漠将巴勒斯坦与埃及和阿拉伯隔开。面积只有比利时的三分之一,与海南岛差不多。巴勒斯坦和当时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各国,以及阿拉伯商队所到的亚洲各国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公元前六年,耶稣基督就降生在巴勒斯坦的白冷城。公元第六年,犹太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,由罗马帝国的皇帝派总督来统治管理。这时候正是西汉末年王莽孺子婴为帝的时候。当时罗马帝国对他所併吞的民族都给以相当宽大的自治权。
在巴勒斯坦,罗马对一切革命性的行动虽然处置极为严格,但是对当地的习俗却特别的给予尊重。犹太人是由司祭和长老所组成的最高公议会来治理。他们有权审判处罚违犯犹太法律的案件,但是对于死刑则由罗马总督所保留。在犹太历史最为突出的一点是,他们始终没有被统治他们的任何一个民族所同化。
在各种困难中,常常能够保持着他们特有的民族性和民族法律,而不受外族的影响。这种强韧的力量完全来自于他们的宗教信仰。在他们四周的其他民族都是多神崇拜,而犹太人却始终坚信,唯一真神天主是宇宙的创造者。这种信仰是使得犹太人能够生存而没有被消灭的原因。
一个犹太人如果是否认信仰,不但是背叛宗教,也是放弃犹太人的法律而自觉于犹太社会。
犹太人与崇拜不同的神祇的民族杂聚在一起,相互的接触和来往不断。而偶像的崇拜对犹太人来讲常是一种可怕的诱惑。等到他们丧失了自由,沦为罗马帝国的属地之后,这种诱惑也就更加的迫切了。但是他们常能不顾一切地保持着对天主和法律的忠诚。
我们可以这样说,这实在是犹太民族的光荣。尤其以当时的巴勒斯坦的情况而言,这样的忠诚也就更加的难能可贵了。当耶稣在世的时候,巴勒斯坦的居民大约有两百万。
犹太人以他们那种忠诚的信仰来看待这些与他们杂居的外族,因此而特别有优越感。
认为这些外族是不洁的,与外族的接触和来往会奠误他们犹太人的身份,事后必须要洗涤沐浴才行。
从四部福音当中我们得知,法律塞人对这种隔离特别的严格。他们的祖先曾经在争取犹太人自由的战争当中表现优异,更热烈地护卫着犹太人的法律和习俗,因而成了犹太民族的精神领导。可惜到了耶稣的时代,他们把法律和习俗弄得过分的严厉琐碎。只知道注意外表,反而把爱天主、爱人的重要目标置诸脑后。权力遵守外表的细节,骄倾傲慢、自命清高,自以为是的是民众的模范。侵蚀那些不懂法律,无法遵守繁琐习俗的人。
所以他们不但自行隔绝于外族,连其他的犹太人也都尽力避而远之。而奇怪的是,犹太民族并不嫌他们的过分矫视,反而甘心听从法利塞人。罗马人从过去的经验当中,神神知道犹太人对宗教问题的绝不妥协。
因此,在与犹太人签订的各项条约当中,承认犹太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,甚至于与罗马帝国的法律相抵出的时候也可以豁免。犹太人对未来抱着极大的希望,这种希望支持着他们在一切的苦痛当中甘心忍受。期待着先之们所预言的那位默西亚,意思是旧世主,他要做以色列人的救主,天主要派遣他到世界上来建立天国,一个正义和平的国度。他要拯救并且洁净以色列选民,赦免人的罪,同选民订立新的盟约。
到了耶稣的时代,这种希望更为热烈,遗憾的是已经变质了,对先知的预言已经不在精神层面去着眼。竟然憧憬着那要来的默西亚是一位胜利的君王,他替他们把罗马帝国赶走,建立一个超强的以色列王国。而对于先之们所描写的默西亚是上主的仆人,谦卑而为救人受苦牺牲的预言全都给忘了。
公元第一世纪,犹太民族已经不再只限于巴勒斯坦的聚居,不少的犹太人散居在所有的地中海盆地。其实这种情形从公元前六世纪就已经开始了,那时候美索伯达米亚的亚述人战胜了犹太人,拆毁了耶路撒冷,俘虏了犹太人将他们充军,放逐到巴比伦去,长达七十年之久。
由于犹太人艰苦忍耐,委屈求全, 亚述人才减轻了他们的奴役。在被冲军放逐的岁月中,不少的犹太人表现了经商的天才。许多人因而致富,在政府中也获得了重要的地位。所以当他们可以回国的时候,不少犹太人反而宁愿留在巴比伦不归,而不愿意放弃那些既得的利益。
他们逐渐扩充自己的商业,由小亚亚而埃及,进而再扩张到整个地中海沿岸。这就是犹太人移居国外的由来。移居国外的犹太侨民当时已有数百万人,超过了在巴勒斯坦本土的人数。在外地侨居日久,难免不受影响,思想逐渐开阔。对法律的细微末节也不再死守文字的表面了。
虽然仍旧保持传统的精神和宗教的信仰,在生活的习俗和商业上仍然自成一派,维持着他们天主选民的地位,但绝不会再因为碰触到了外族人的身体而整天去洗涤沐浴。
现实的生活是他们的事业展开了,也采用了所在地的语言,甚至于在犹太人自己的会堂也用希腊话来祈祷或诵读经文。虽然如此,犹太人的信仰始终不变,民族意识仍然坚强,人人都等待着默西亚的来临,每年都收集各地侨民的捐献。
派朝圣团回耶路撒冷去朝圣,并且把捐款交给圣殿。在犹太人的眼中,耶路撒冷是全世界祭献天主的唯一圣地,每人一生当中必须要数次亲自到圣殿去朝圣。此外,犹太人的信仰也吸引了四周的外族,怀着宗教热诚的法利塞人,也拔山过海,巡视各地犹太人的会堂,劝导外族归一天主,遵守梅瑟的法律,信了犹太教的外族人称之为归化者。
天主教起源于犹太教,因为犹太人是天主的选民。依照圣经的启示,我们的救恩是来自犹太人,所以在进入天主教历史之前,我做了以上对犹太人及当时巴勒斯坦情形的概略介绍。
当教会创建的初期,两教之间的分界并不明显,也不引人注意。
从神学的观点来看,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赎工程的那一天,正是第一个受难节,也正是教会正是诞生的日子。当时正是公元三十年,东汉光武在位的时期。从那个时候起,九月时期,这个准备末下来临的时期,也便宣告结束,而新的救恩时代随即就开始了。
听众朋友,今天《朝圣之徒》节目,我们先把教会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,并且按照分期的先后,一一向您所介绍。
让我们一起,随着节目的播出,走进时光隧道,踏上《朝圣之徒》。
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,节目就进行到这儿了。谢谢您的收听,祝福您平安愉快,愿复活的主耶稣基督与您同在。